《学术交流》2000年2期发表了汪小熙的《论因特网给文学研究带来的课题与挑战》。作者认为,在网络时代,网上创作将成为一种新的写作方式。作家在自己的电脑上写作时,读者可以通过因特网同步阅读作家写作的每一章节,彼此能够就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命运和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作家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读者也可按自己的想法改写或续写作家的小说,增加了彼此的交流,拉近了两者的距离。电脑解放了作家的生产力,现在不少作家正经历着从网下成名到网上传播的过程,纷纷上网,有的还建立了个人主页,在这方面,港台、海外华人作家的意识则更加自觉。
当然,也有作家担心,电脑写作会剥夺传统文学创作对作家固有的心灵愉悦:电脑在给作家带来便利的同时,会使文学臃肿起来,导致文学作品的质量下降;电子邮件使人际间的文字交流变得如凤毛麟角,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作家书信,像鲁迅的《两地书》、巴金的《旅途书简》今后将无处寻踪;电脑写作抹去了作家的创作过程,文学研究者们将无法通过稿件修改的痕迹探索作者心理情感以及语言的变化过程。
网上文学打破了作者与读者的传统角色模式。在文学理论中,作家与读者是有着鲜明的界限和角色特征的。作家是文学创作的主体,文学创作长期以来只是少数作家的事情,所谈的创作活动和创作理论,都是针对作家而言的,作家在文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是文学创作的一方。读者是文学鉴赏的主体,文学鉴赏是一种群众性的最广泛的精神享受活动,是文学接受的一方。在文学活动中两者的角色有着鲜明的差别,是不可混淆的,这是由它所包含的“作者——读者”模式决定的。读者即使有再大的创造性,作者的主体地位也很难动摇。而网上文学则力求打破这种作者与读者之间主动传播与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它消解了这种线性规律,使作者与读者(信息的提供与使用者)的界限变得相对模糊起来。在网上,作者与读者互动往返,读者进入一个可以高度参与、自由发挥和即兴创造的空间,随你的意愿去写,哪怕是只言片语,不用担心退稿或拒发;而作者可以在网上创作的过程中,随时看到读者的反映和评论,本质上是不同的呈现方式之间的对话,因特网所特有的参与性、交互性提供了文学活动的新范式。
这些评论虽然少有传统文学批评意义上的理论性、专业性、系统性,但是它直接来源于生活,有广泛的群众性,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怎样评价和对待这种新的网上文学评论的方式,它有哪些特点,在文学批评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值得文学理论工作者去进一步探讨。